2023CMAU“行为方法研究工作坊”成功举办
中国高校市场学研究会学术年会研究方法提升工作坊专题一“行为方法研究工作坊”于2023年7月12日至7月13日在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工之家成功举行。本次工作坊邀请了上海科技大学创业管理学院的周昊天老师和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的涂艳苹老师,为与会者讲授《行为方法研究》专题课程。7月12日上午,市场营销与旅游管理系唐漾一老师主持了训练营开课仪式,并热情欢迎了线上线下参加本次工作坊的老师和同学们。系副主任朱华伟教授对两位授课老师予以介绍并致欢迎辞,同时呼吁大家珍惜这次难得的机会,共同提高研究方法和实践能力。在接下来的两天中,共有50余名线上和60余名线下的学者积极参与了工作坊。
7月12日上午,周昊天老师首先介绍了社会科学中的理论建构。他提出了本次工作坊的三个上课规则:双语教学、主动学习随时提问、尽量减少使用智能设备,为工作坊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基础保障。随后,他从理论的定义入手,解释了理论即产生某种现象的因果过程,并详细讲解了因果构建的4个核心步骤:首先是注意到某个现象(Noticing some phenomena),然后基于现象对产生的原因进行创造性猜想(Speculating about the processes),接着从猜想中推导出一些推论(Deducing implications),最后进行验证(Testing implications)。周老师还提到了在实践这四个步骤中的3个经验法则,其中第一个是surprising,即要产生一些反直觉的推论,需要对常见事物保持疑问和好奇心。随后,周老师展示了一组照片,让与会者讨论照片上的意外发现。学生纷纷举手发言,引发了激烈的讨论,上午的讲座达到了高潮。下午,周老师详细介绍了实施因果构建核心步骤的另外两个经验法则:parsimonious和generative。其中,parsimonies强调当两个模型可能性相同时,越简单越好;generative强调一个模型能够推导出多少有趣的推论。接着,周老师探讨了如何在研究展示中建立连接、引导观众注意力和改变观众心智,提供了关于PPT制作与展示的有益建议,从用户体验心理学的视角进行了深入探讨。
第二天上午,涂艳苹老师与周老师提出的“4+3研究哲学”进行了关联,并对昨天的内容进行了应用性探讨,指导和讨论了线上线下学员提出的一些研究想法。现场的学生分享了他们观察到的现象,例如在消费活动中人们愿意为了减少不必要的时间消耗而额外付费,许多品牌会推出一些具有仪式感的活动,平台也会对用户进行在线个性化推荐等。在涂老师的启发下,现场的学员们充当起同行评审的角色,对这些研究想法进行了深入讨论。提出这些现象的同学纷纷表示受益匪浅。下午,涂老师详细讲解了针对特定研究问题进行因果推断的研究设计,包括在不同研究情境下可能需要使用的准实验、工具变量、DID、断点回归和匹配等方法。随后,周老师补充介绍了RCT框架,并强调在提出因果问题时要明确因变量的变化方向以及自变量隐含的对比关系。
最后,见数平台的创始人、中央财经大学的副教授姚凯博士作为本次工作坊的赞助方,介绍了见数平台强大的功能,并进行了抽奖活动,最终有五名学员获得了见数平台高级账号的一年使用权。
会议结束后,唐漾一老师与三位老师合影留念,学员们也纷纷在会议大屏幕前留下了合影,为期两天的工作坊圆满结束。
撰稿人:郭旻瑞